民間有句俗語,前不栽桑,後不栽柳,院中不栽鬼拍手。
桑是桑樹,與“喪”諧音,故忌諱;柳是柳樹,送殡多用柳枝作“招魂幡”,所以也不大吉利;鬼拍手是楊樹,因樹葉寬大,迎風作響,好似人拍手,但為何它也不宜栽,傳到如今,已沒多少人清楚。
不過槐樹,倒與這三種的待遇截然不同。其樹冠陰晦,歷來是人們心儀的納涼之所,而自前朝起,宮廷中有了尊槐的風習,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這陣風從廟堂刮到民間,從前朝刮到本朝,愈演愈烈,槐樹竟漸漸成了吉祥樹,寓意家宅富貴封官進爵。
槐樹固然吉祥,可像霖州城這樣滿城盡栽槐樹的怕也不多見。每到秋風起,滿地槐葉,誰要是能找到一片旁的樹葉,城中人都要和他急。霖州人喜槐尊槐,由此可見一般,故而霖州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槐城。
既靈不喜歡這座城。
從進入城郊,天就開始下雨,厚厚的黑雲壓得低低,仿佛伸手就能碰到,讓人喘不過氣。好不容易緊趕慢趕進了城,天色非但沒轉晴,反而愈發黑下來,加上時值盛夏,滿城槐樹枝繁葉茂,往日裏的樹蔭成了黑雲的幫兇,将這座城遮得愈發晦暗壓抑。
這種地方不招妖才怪。
既靈剛這樣一想,天上就劃過閃電,而後雷聲悶響,時機配合得簡直天衣無縫。
既靈吐吐舌頭,連忙在心裏默念,罪過,罪過。
沒有誰是真的想招妖,而且妖一來,普通人就只有被禍害的份兒,像她剛才那樣想,有點不太厚道了。
既靈穿着蓑衣前行,壓低的鬥笠将她那張靈動清麗的臉遮了大半。不知是不是錯覺,雨勢好像越來越大,街市上沒有半個人影,兩邊的店鋪也門窗緊閉,雨水打在青石路上,發出猛烈聲響,又很快流往地勢低的方向。
終于,既靈看見一家客棧,就在前方不遠處,擡頭便能瞅見用竹竿挑在半空的粗布,上書“槐城客棧”四個大字。那粗布不知歷經多少年風霜,邊緣已開裂出線頭,随着粗布一并在風雨中飄搖。
既靈加快腳步,眼看就要抵達客棧跟前,卻忽然覺得腳下受阻,一低頭,水已漫到腳踝。
既靈詫異,回頭去看,來路雖仍被雨水沖刷,但青石依稀可見,而這槐城客棧門前,別說路了,那水俨然就要漫過臺階,直逼門檻。
不僅僅是客棧,既靈擡頭遠眺,發現越往槐城深處去,那水積得越深。她很快明白過來,由城郊到城中,地勢是往低了走的,也就是說越靠近城中,被水淹的越厲害,而且雨要是照這樣下不停,再過幾個時辰,八成連客棧這邊和城郊都能劃船了。
咚咚咚。
自己已經成了落湯雞,既靈也沒工夫擔心別人了,擡手便叩響了客棧大門。
隔了很久,久到既靈有點想改敲為砸了,門板終于被人搬開縫隙。客棧夥計警惕地看着她,一言不發。
既靈無奈,只能先開口:“住店。”
客棧夥計一愣,沒料到來者是個姑娘,這才卸下防備,當然,也卸下了門板:“客官請進——”
既靈進入客棧大堂,立刻将蓑衣解開鬥笠摘下,渾身輕巧舒服許多,才半抱怨半玩笑道:“小二,哪有客棧大白天關門的。”
小二重新把門板放上,客棧又恢複了閉門姿态,這才回過身來一臉苦笑:“姑娘,你看外面這天像大白天?”
沒等既靈說話,角落裏正在撥算盤的掌櫃出了聲:“這雨斷斷續續下了半個多月,姑娘是這半個月來唯一登門的,你說我這店還開個什麽門。”
既靈心下一驚:“這雨已下了半個月?”
掌櫃嘆口氣,放下算盤,道:“姑娘不是槐城人,有所不知,槐城往年盛夏雨水并不算多,但今年不知怎麽了,自入夏起就三天兩頭下雨,最近更是要命,雨竟然不停了,斷斷續續足下了半月有餘,往往前一天的雨水還沒退,新的雨水又來了,你看我這滿堂木桌,桌腳都要被泡爛了。”
既靈愣住:“掌櫃的知道我不是槐城人?”
掌櫃也愣住,繼而內傷,他剛剛說了那麽多,這位倒好,一把穩準狠地抓住了最不重要的那句,偏人家是客,他還得賠笑臉:“當然,我們槐城人世代居住于此,各家各戶間都認識相熟。”
滿足了好奇心的既靈點點頭,這才認真思索掌櫃說的這場雨。
斷斷續續下了半個月的雨,說蹊跷也蹊跷,說不蹊跷也不蹊跷,畢竟老天爺的臉,誰也講不準,但如果和浮屠香所示有關,那就不是老天爺的事了。
“姑娘,你要的茶。”端着托盤的小二上到二樓,叩響了新來客官的房門。
“進——”門內傳來清澈脆亮的聲音。
小二推門而入,下一刻怔住。
落湯雞一樣的女客這會兒已經擦幹頭發,換了衣裳,露出本來模樣。小二沒讀過什麽書,說不出那些個文绉绉的詞,就覺得眼前的姑娘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走大街上能讓人一眼認出來完後還要多看幾眼的那種好看。
“小二,你幫我看看……”
正發愣着,佳人說話了。
小二不明所以,将茶盤放到桌上,走到佳人身邊,這才發現佳人是盤坐在椅子上,坐姿之灑脫與剛才那些美詞美句搭不上半點關系,且手中執一炷燃起的香,打他進門,佳人就沒看他一眼,由始至終緊盯着浮起的香縷,哪怕是和他說話時,仍全神貫注,眼睛一眨不眨。
一頭霧水的小二只能開口詢問:“姑娘,你讓我看什麽?”
“煙,”佳人的聲音沉下來,一字一句,緩緩道,“你幫我看看這煙往什麽方向飄。”
小二被這嚴肅氛圍感染,不自覺緊張起來,瞪大眼睛湊近那炷香,直到久不眨眼,眼眶發酸,才誠實道:“姑娘,這煙直着往上,往上……算方向不?”
佳人果斷搖頭:“你再仔細看看。”
小二手心開始出汗,後背卻越來越涼:“姑娘,這屋裏又沒有風,肯定是往上飄啊……咳,那個茶我放這裏了,你慢慢喝。”
小二幾乎是逃出客房的,然後一路小跑回了大堂,直至看見掌櫃沒有多少頭發的腦袋,才稍稍安心,有種重見光明的踏實。然後想,那麽好看一姑娘,神神叨叨的,可惜了。
既靈不知道她把淳樸的店小二吓着了,她真的就是單純想讓小二幫她看看浮屠香。
小二說浮屠香的煙是往上走的,她信,畢竟她看也是如此,但她又不願死心,因為正是三天前的那炷香指引她來到了槐城,沒道理距離妖怪近了,浮屠香倒不動了。
窗外的雨還在下,比來時更大。
既靈吹滅已經燒掉三分之一的香,放回油紙包,那裏還躺着十數根嶄新的香,足夠她用上一年半載的。
肚子咕嚕嚕叫起來,既靈這才想起今天光趕路了,一口飯還沒吃,便将浮屠香包好放回行囊,這才推門而出。
本想讓樓下的小二幫忙弄一些飯菜,卻見小二正好從走廊盡頭的客房裏出來。
既靈記得小二說過,半個月以來只她一位客人,當下心中疑惑,便擡手招呼小二過來。
小二現在看着既靈都有點緊張,而這位姑奶奶眼下又散着頭發,估計是想迅速晾幹,可這如瀑的黑發披下來,着實讓人壓力頗大。
“姑娘,有事?”小二過來是過來了,但在距離既靈還有兩丈的地方就停住不再往前。
既靈沒察覺小二的“敬而遠之”,先說自己餓了,想吃飯,待小二應承,便緊接着問:“我看你剛從那間客房裏出來,又來客人了?”
不想小二搖頭,道:“那裏面是我們掌櫃。”
掌櫃住客房?
既靈發現這槐城的風俗和它滿城的槐樹一樣,都挺特別。
小二迎來送往見過那麽多人,一看就知道既靈誤會了,連忙解釋:“掌櫃原本住樓下的,但看今天這雨勢,樓下又得淹,只好挪到樓上來睡了,反正客房都空着。”
既靈上前兩步,扶着二樓欄杆往樓下看,果然,雨水正從門板縫隙往大堂裏灌。真的是灌,那門板看着挺嚴實,一遇水就現了原形,四下的窟窿都成了泉眼,噴湧不絕,大堂地面已經能養魚了,飽受摧殘的桌腿重新泡在水裏,目測得有一指深。
大堂已經如此,同大堂一樣高度的一層房間,自然也不能幸免。
既靈記得來時外面的雨水還沒漫過門檻,看眼下這架勢,街市上的水怕已經齊膝了。
小二見既靈探頭向下看得出神,以為她被這陣勢吓着了,便半解釋半感慨道:“半個月了,一直這樣,最嚴重的時候桌子都站不住了,就在水裏漂,好在天一亮,水就退。”
“天一亮水就退?”
“對啊,雨也一樣,白天雨小,越到晚上雨越大,到了午夜,那披着蓑衣都出不去人。不信你聽,這雨聲是不是比你下午來的時候大多了。”
“天天如此嗎?”
“那倒不是,也有雨停的時候,但太少了,而且天根本不晴,轉天就繼續下。”
既靈微微皺眉,終于明白怪異感從何而來。
白天雨小晚上雨大先不說,單說這水淹街市,必定是郊外護城河不堪暴雨,水漫河堤,才返湧出來,混着雨水一起淹了槐城。但照店家所言,這雨連綿半月,雖時大時小,卻沒有徹底放晴過,那就意味着洪水只可能有急速增加和緩慢增加兩種情況,根本沒機會也沒道理往下退。
可它就是退了,且是天一亮就退,半刻不耽擱,堪稱“日落而作日出而息”,規律得讓既靈這種夜裏經常不睡白天又總是睡不醒的人十分汗顏,要不是城門口貼着的密密麻麻的失蹤百姓布告,她真的要相信這洪水裏頭藏着的是好妖了。
是的,雖然她不知道浮屠香為何不動,但多年捉妖經驗告訴她,凡此種種怪事湊到一起發生,非妖即怪。
“姑娘……”小二沒再等來既靈回應,本想下樓梯蹚水去後廚讓馬上就要收工的廚子再受累做點飯菜的,可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多說兩句,“夜裏如果聽見嬰兒哭聲,你千萬別出來,就當沒聽見。”
既靈詫異:“客棧裏有嬰兒?”
小二微微湊近,壓低聲音道:“不是客棧裏,是水裏。”
既靈沒來由地感到一陣陰風,吹得她涼飕飕。她不怕妖,但前提是那妖得現身,神神鬼鬼躲在暗處,她也會不舒服。
“姑娘進城時有沒有看到城門口的布告?”小二忽然問。
既靈點頭。
小二把嗓子壓得更低了,仿佛生怕被什麽東西聽見似的,聲音帶着清晰的恐懼:“都是這半個月來失蹤的,說是失蹤,其實就是被水鬼拖走了。”
“水鬼?”既靈不喜歡這個稱呼,單是講出來這兩個字,都覺得頭皮發麻。
“對。”小二煞有介事點頭,仿佛他早已看穿真相,“每到發大水的夜裏,就能聽見嬰兒啼哭,肯定是哪個往死在護城河裏的嬰孩成了水鬼,回來找人索命了。”
“哪家孩子死在護城河裏了?”
“不知道。”
“這城裏的家家戶戶你們不都認識嗎?”
“認識歸認識,可沒聽說誰家死了孩子,不過也可能那孩子本就見不得光,死也未必是意外,所以……唉,造孽啊。”
“……”
所謂自己吓自己,通常源于瞎想過多。
這廂既靈無語,那廂小二卻對于自己的一番講解頗為滿意,緩了口氣,最後總結:“總之,水再大也淹不着二樓,姑娘你放心休息,別亂出來走動就行。”
既靈從善如流地點頭,然後道:“等下飯菜不用端上二樓。”
小二茫然:“那端哪裏?”
既靈:“大堂。”
小二急了:“姑娘,我不是剛和你說完,不能亂走動……”
“放心,”既靈給了他一個“我懂”的眼神,“我不亂走動。”
小二舒口氣:“那就好。”
既靈:“我今晚就睡在大堂桌子上。”
小二:“……”
掌櫃你要不要出來看看,這裏好像……不,這裏有個瘋子!
掌櫃出來看了。
女客雖然是瘋婆子,但卻是個有錢的瘋婆子,況且言明後果自負,所以掌櫃欣然收了銀子,非常慷慨地将大堂全部木桌供給客人選,又讓後廚以最快速度弄了點飯菜,末了連同小二、廚子、雜役等一同躲回二樓,緊鎖門窗,再不露頭,好像多看一眼都會被水鬼拖走似的。
夜幕降臨。
其實那天色從早到晚看着都像夜幕,但遠處傳來打更的聲音,也不知那盡職盡責的打更者是如何在成河的暴雨中前行,然更聲悠遠,告訴着整個槐城的人們,該歇息了。
既靈盤腿坐在大堂中央的木桌上,桌面約四尺見方,坐着既靈一個小姑娘綽綽有餘。她已把長發利落束起,乍看倒像個少年郎,眉宇間不複下午投宿時的活潑俏皮,已盡是嚴肅認真。
大堂一片昏暗,燭火在不知何處漏進來的風裏搖曳,努力維持着微弱光芒。風裏除了潮氣,還有一股子腥氣,那是混合着腐爛草木的泥土的味道,就像荒郊野外的爛泥塘,枯槁腐朽,死氣沉沉。
既靈将白天點過的那支香拿出來,用放在身後桌角的燭火重新點燃。
第一縷煙騰空的瞬間,似往東北方歪了一下,可等既靈瞪大眼睛仔細看,那煙又往上去了。
既靈眼底劃過幾絲懊惱的挫敗,正猶豫着要不要熄滅浮屠香,大堂的光線忽然更暗了!
既靈心下一驚,左手立刻去摸墜在腰間的淨妖鈴,與此同時環顧四周。
片刻後,既靈舒口氣。
原來是大堂東北角在漏雨,将那一處桌上放置的燭火打滅了。
很好,門板漏風瓦片漏雨,這槐城生生把客棧打造出了露宿破廟的風情!
暴雨滂沱一夜,既靈警惕一夜,接着……就天亮了。
別說妖,連個山貓野獸她都沒守來!
而且——
“姑娘你別着急,木盆馬上就取來,你坐在盆裏就能漂到樓梯上二樓了!”
“你不是說天一亮水就退嗎?!”
“之前一直如此!然後……”
“然後什麽?”
“姑娘你就來投宿了。”
“……”
問世間何謂捉妖者之最大屈辱?答曰,被人當成妖。
“不不,姑娘我的意思是,你就像神仙,雷公電母東海龍王什麽的,所以一出現就……”
“不用再往回圓了!”
既靈最終也沒坐那該死的小木盆,而是屏息運氣,足下一點,飛身上了二樓,也算挽回一些捉妖者的顏面。
之後的一整天,她都沒再出屋,于床榻上補眠,以備再戰。
妖和這世間一切邪魔惡獸一樣,喜歡黑暗,懼怕光明,故而多願晝伏夜出,讓茫茫夜色成為它們行兇的遮掩,所以既靈捉妖,也多半在夜裏。
就像店小二說的,白天雨勢果然小了,豆大的雨滴變成了牛毛細雨,綿綿的雨聲不再惱人,竟有了些江南梅雨的溫婉。
既靈一路酣眠,直至傍晚自然蘇醒,通體清明。
水依然沒退,卻也沒漲,就維持在能淹沒多半條桌腿的高度。奇怪的是,雨并沒有随着傍晚的來臨而變大,仍是輕輕柔柔,連帶着天好像也沒有那樣黑雲密布了,雖然仍是陰着,卻少了些壓抑,多了些迷蒙。
申時一過,既靈便重新回到大堂中央,執香盤腿,正襟危坐。
店家不敢打擾,紛紛回屋閉門,不知道的還以為既靈是主,店家是客。
這一回,既靈不再浮躁,而是一直讓浮屠香燃着,屏氣凝神,耐心等待。
酉時三刻,浮屠香終于動了。
袅袅煙氣随風而動,斬釘截鐵地向北面飄。
既靈随即起身,确認法器都在身上,便穿戴好蓑衣鬥笠,輕盈躍入昨日被她嫌棄而今日又被她從後廚偷……不,借出來的木盆之中。
也多虧既靈輕巧纖細,木盆在她進來後只下沉兩寸左右,水面距離木盆邊緣仍有一掌寬。
待在盆中坐穩,既靈一手持香,一手用自後廚一并借來的空盤子劃水,沒幾下,便到了客棧門板之前。
經過一整天的互通有無,客棧內外的水位實已平齊,門板早在沖擊和浸泡中搖搖欲墜,有一扇已被徹底沖開,木盆也就蹭着門板框漂了出去。
不想木盆一入街道便加快了速度,沒等既靈辨清方位,便順流而下,顯然是奔着地勢低的地方去。既靈手忙腳亂地用盤子撥水,可那一點點推力根本沒辦法同洪水的流向抗衡。
既靈有點後悔自己的冒失,早知道就不借盤子借個鐵鍋了,好歹綁着繩沉到水底,還能抵擋一陣水流……
慢着。
既靈把盤子放回盆裏,低頭看為防被雨淋而緊貼在胸前的手中的浮屠香。
果然,煙飄往的方向和木盆随水流漂的方向一致。
如果妖真像店小二說的,躲在水裏,那地勢越低積水越深的地方,自然也更方便它活動,也就是說木盆只要順水而漂,就能離它越來越近!
這真的算是既靈入槐城來遇見的第一件舒心事了。
不再同洪水較勁,既靈優哉向後靠到木盆邊緣,然後長長舒口氣,偷得片刻清閑。
雨似乎更小了,有一下沒一下地打在鬥笠上,淋到蓑衣上,幾無所覺。既靈微微仰頭,一滴落到臉上,帶着微涼。
木盆是在一棵單人無法環抱的粗壯槐樹下,停住的。
起先既靈還沒察覺,直到起疑怎麽這片樹蔭還沒過去,定睛一看,木盆正好抵在樹幹處,随着起伏的水面微微颠簸,但卻不再移動。
既靈伸手去推,想借助力道讓木盆遠離樹幹,不料指尖剛碰到粗糙的樹皮,浮屠香的煙忽然打着旋飄向側前方,速度之快飄蕩之猛就像忽然來了一陣狂風!
既靈打了個寒戰,立刻循香去望。
一座深宅大院。
高聳的雕花圍牆自正門向兩側延伸,仿佛看不到盡頭,朱紅的大門雖然已被水淹沒過半,仍是這雨夜裏最奪目的顏色,門前似有一團黑影,就像……一只船?
既靈身體微微前傾,能拉近一點距離是一點,重新定睛去看,那穩穩漂在府宅朱紅大門前随着輕波蕩啊蕩的确确實實是一只小船。船身約一人多長,但船中未見人影……等等,人影是沒有,可有腳影。
只見一雙腳丫子搭在船尾之上,随性地左右搖擺,彰顯着躺在船中的主人的好心情。
當然,如果那真是人的話。
小二說整個槐城都因為這場大雨和接二連三的失蹤者而人心惶惶,這樣的情況下還會有“人”選在這月黑風高的雨夜出來游船?更別說浮屠香已經持之以恒地往那只小船處飄了許久。
心下已定,再看那悠閑晃蕩的腳丫子,就怎麽看怎麽像挑釁,反複料定了這世間人拿它沒轍。
既靈扶着木盆邊緣悄悄起身,待站穩,摘下腰間的淨妖鈴,口中默念淨妖咒,下一刻将那小巧的鈴铛重重扔向空中。
那鈴铛被往上抛時沒什麽特別,可等抵達到最高處,忽然通體發光,而後瞬間增大幾十倍,生生從鈴铛變成了大鐘,與此同時開始下落,卻并非落回既靈手裏,而像是有了生命般,以極快的速度斜着向那小船沖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