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章

第 98 章

蔣先生是在夜裏回來的,她回來的時候楊沫已經将自己的東西收整的差不多了。

當房門被敲響時,她正在屋裏寫信,先前哥譚鎮一事,因着當時趕着去青州的緣故,處理的太過匆忙,她總得尋個人去和陶氏夫妻将這件事情落實下來。

聽見門響,她将筆放下,桌上的燭火微微晃動,随後蔣先生從外頭推門進來,手裏還拎着一壇小酒壇子,大約只有人一手大大小,随着門被推開,飄進門中的除了屋外寒松的氣息,便是一股醇香幽遠的酒味。

楊沫笑出了聲:“是寧家的酒。”

蔣先生将那壇子酒給她放在桌前,楊沫沒忍住替自己倒了一小杯,寧家的果酒是難得在塞北能尋得到的她能喝得多的酒,酒味不重,喝下去還有濃重的果香。

蔣先生道:“知道你回來,特意跑了一趟寧氏。”

楊沫的雙眼微微彎起,面上的笑容透着難得的嬌憨:“還是先生了解我。”

“今天白日裏聽聞先生去了老于那裏,這般久才回來,可是出了什麽事?”

蔣先生面上神色嚴肅了下來,卻是有些猶豫,蔣先生很少如此,她一向喜歡有話直說,不愛藏着掖着,楊沫見此将酒壇子上的木塞重新塞了回去,道:“蔣先生,你知道我,即便你不說,我也會去問老于,你不若說出來,我們二人商量一番,到底出了什麽事情。”

蔣先生回頭将房門關上,冬日的寒氣被隔絕在門外,蔣先生輕輕呼出一口氣,白霜在她們二人之間悄然散開。

“其實也并非是出了什麽事。”

蔣先生重新将那壇子酒打開,替自己倒了一小杯道:“也不是什麽壞事,甚至對我們商隊來說,說得上是好事,只是時機和地點都不對。”

能叫蔣先生說是好事的,想來這件事情大概是沒什麽壞處的。

楊沫道:“既然如此,先生直說便是。”

蔣先生抿了一口酒:“老于那處有人下了個大單子,要了十車的棉織布匹和錦羅的綢緞,還有五車的玉器和香料,那人光是定金便下了千兩的黃金,他要的那些東西,若是那些布匹還好說,玉器同香料光是準備便要好幾日的功夫,且那人指名便要我們商隊将貨物送去。”

楊沫了然道:“既是如此,确實不是什麽壞事,為何先生說……?”

蔣先生道:“若僅是如此,自然不是什麽壞事,可問題就出在,收貨的地點在北戎喀玉城,那人還給了老于一塊通關的玉牌,說是憑着那玉牌能過胡兵的那一道關卡。”

楊沫倒酒的動作停了下來,驟然看向蔣先生,北戎和他們大周一向關系緊張,百年前互通的商市如今早就停了,北戎想在漢人手裏買東西,幾乎都是買的散件,若是整個商隊進北戎,是一件及其危險的事情。

且那人還點名要他們商隊,裏頭藏着什麽壞心思恐怕誰也不知道。

她總算是知道了為什麽蔣先生對于此事如此猶豫,即便是她,如今也一時拿不定主意。

蔣先生了解她,知道她有重開塞外和大周貿易的心思,恐怕也是這個原因,才叫蔣先生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老于。

喀玉城,北戎的王庭就在那裏,可她即便是想重開兩族貿易,也絕不會選擇北戎。

更何況,那人将能夠通關的玉牌随便就給了老于,誰知道裏頭有什麽陷阱在等着他們,若是突厥,楊沫還考慮一番,但是北戎王庭,還是算了吧。

思及此,楊沫開口道:“這件事還是算了吧,不過此事将軍他們可知?”

蔣先生搖了搖頭道:“我還沒來得及跟林珏說。”

“林珏?”

楊沫突然抓偏了重點,可這事兒實在不怪她聽偏,往常蔣先生都是喚他将軍的,怎麽才幾個月不見,這稱呼突然就變了?

蔣先生咳了一聲,喝了一口酒。

行了,不必說楊沫大概也猜到了,左不過是林小将軍那家夥總算是得償所願了呗。

她也沒有逼蔣先生的意思,不過雖然楊沫方才已經拒絕了此事,該問的還是得問清楚:“方才先生說,還有一時機不對?”

蔣先生點了點頭道:“是,他們要在二月之前收貨。”

楊沫倏然驚道:“二月?”

蔣先生又抿了一口酒,也不再去思索此事,橫豎楊沫已經準備拒絕了。

可對楊沫來說,這事突然就顯得奇怪了起來,只要在塞北住過一段時間的都知道,這裏的商隊從不在冬日裏出商,連着關內都不去了,更何況是關外呢?

她總覺得這件事情裏外裏透着點奇怪,可是誠如蔣先生想的那般,既然要拒絕這件事,後續就算再奇怪也同他們商隊無關了,她左不過是好奇罷了。

楊沫也替自己倒了一杯酒說道:“回頭再問問林小将軍,他一向聰慧,對于北戎和突厥的動向也甚是敏感,說不定他有不一樣的看法。”

她眯着雙眼,捧着酒杯又眯了一口果酒,不得不說,寧氏的酒也是她懷念塞北的一個重要原因,往常因着東方先生的原因,她不敢在将軍府上喝酒,只要一喝酒,就東方先生那鼻子,第二日她是要被先生罰抄的。

如今先生不在塞北,她還不得趁此機會多飲幾杯?

一旁的蔣先生一杯酒喝盡,猶豫着開口,“其實還有一樁事。”

楊沫一頓,疑惑道:“什麽事?”

蔣先生道:“林珏同我說,先前京城刺殺案發生的前兩個月前,朔方城中曾發生了一些古怪的事情,他懷疑是有塞外的人混進了城中,只是那段時間裏他們并沒察覺城中有陌生的胡人。”

酒液被緩緩倒入杯中,楊沫下意識地想到了先前來尋蔣先生的那兩個想加入他們商隊的打手,和蔣先生視線對上時,楊沫瞬間明白她也想到了那兩個人。

原本他們還有些懷疑,京城那件事情到底是誰做的,幕後之人出于什麽原因做的那樁事情,把所有能拉下水的人都一道拉下了水,如今倒突然明朗起來。

能在大周的京城做下刺殺突厥使臣的事情,若是此事真是混進塞北的那群人做的,這樁事就得是北戎背下了。

蔣先生又道:“原本林珏還不敢确定混進朔方城的到底是北戎還是突厥的人,為此他和東方先生還想了不少辦法确定那些人到底哪一方的人,直到他回京之後得知了刺殺案的事情。”

“不過他也說了,在事情沒有萬全的證據之前,他也不能保證此事一定是北戎那方做下的。”

楊沫思索了片刻:“既然如此,那老于那單北戎的商貨就顯得更奇怪了,難不成真是有胡商想在朔方城進貨但又不知北戎軍方的動作?”

楊沫覺得這個可能實在是概率太小,北戎和大周不和他們這些邊關的人一向是最清楚的,在此地進貨是有極大可能被拒絕的。

“又或是刺殺案并非是北戎人所做?”

蔣先生道:“他們未必不清楚,你若是覺得奇怪,明日便同我一道去尋林珏問一問。”

楊沫應道:“也可。”

楊沫只覺這些胡人的腦回路着實有些奇怪,若真是他們在大周地界做下了刺殺突厥使臣之事,但又把通關的玉牌留在老于那處,難不成是真不怕引狼入室?

抿了一口酒,如今她們倒也不能完全确定刺殺就是北戎做的,想起先前在青州看見的北戎人,只覺越發迷惑,那些人是從何處,又是何時混進關內的。

她大概真的得去校場走一遭了。

楊沫還在思索着蔣先生話中的各種可能,蔣先生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

“你将沈大人帶來此處,是已經放下了?”

雖然蔣先生不知道楊沫過去的事情,但是先前在京城的一切,楊沫和沈書過去相識這件事情,還是很明顯的。

楊沫聽見蔣先生突然岔開的話題,呆了一瞬,随後摳了摳手中那盞無辜的杯盞:“……并非我将他帶來此處,是他非要跟來。”

蔣先生沒說信,也沒說不信,只是笑着看了她一眼,吐出了兩個字:“是嗎?”

楊沫突然想起白日裏沈書說的那番話,若是明日去校場,把他帶上也并非不可……

一雙素白的手在她面前晃了晃,随後楊沫就瞧見蔣先生沖她勾唇笑了笑,喝掉了杯中酒:“我便先走了,你若是想早些去,明日辰時,可別賴床。”

楊沫笑了一聲道:“你若是想早些去,我自然配合。”

先前喝下的酒逐漸返了上來,楊沫覺着面上微微有些發燙,但還未到遠遠失去理智的地步,她瞧見蔣先生回頭看了她一眼,那一眼裏半是嬌嗔半是惱怒,她從來不曾見過蔣先生露出那樣的情緒。

楊沫當即哈哈大笑了起來,房門被打開,門外的寒風從外頭裹挾着松木的清香,吹的燭火晃了半晃,她臉上的熱度也微微散去。

她拎起酒盞給自己倒酒,将這壇子酒喝完她就去睡,什麽勞什子的信件,等明日再說。

只是楊沫将酒壇翻了個倒轉,裏頭依舊半滴酒沒有漏出來,她猛地起身沖到了門口:“你将我的酒喝完了?!!”

回應她的只有風裏吹回來的蔣先生的輕笑聲。

相關推薦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